军事领域动态复杂,事件可能迅速改变全球安全格局。我们整理了今日最重要的军事新闻,包括关键行动和政策变化,让您清晰把握当前军事景观及其影响。

俄军猛攻乌东重镇,乌克兰招架不住了

俄军近期对乌东重镇波克罗夫斯克展开猛烈攻势,乌克兰防线面临严峻考验。专家分析指出,该地作为乌军防御体系关键枢纽,一旦失守将削弱乌军持续作战能力,并对国际社会信心产生连锁反应。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出现分歧,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三国公开反对继续援乌,形成“疑乌联盟”,导致欧盟决策过程更趋复杂。尽管德法等核心国家仍支持乌克兰,但持续制裁引发的经济压力使欧盟内部团结面临挑战。详情>>

102岁“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逝世,来自海事界著名“萨氏家族”

海军舰船应用化学泰斗萨本茂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这位被誉为“人民海军居里夫人”的蒙古族科学家,毕生致力于海军科研事业,完成67项重大成果,其中舰船尾轴包玻璃钢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其研制的乙炔清净剂至今仍用于航标灯,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详情>>

美国“恢复核试验表态”有何考量?专家:恐动摇全球核格局稳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重启核试验引发全球关注。专家分析指出,美国可能进行的并非完整核爆试验,而是亚临界试验或核载具测试。此举面临技术准备、法律授权及国会拨款等多重障碍,且可能动摇全球核格局稳定性。尽管美方宣称此举是对他国核试验的回应,但核军控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现有亚临界试验已能确保核武库可靠性,重启核试验缺乏必要性。详情>>

泽连斯基:德国已向乌交付“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月2日宣布,德国已向乌克兰交付“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进一步强化了乌克兰的防空能力。泽连斯基强调,乌方正与国际伙伴持续合作构建更完善的防空体系。据悉,一套完整的“爱国者”系统包括发射车、雷达车等装备,造价超过10亿美元,德国此前已向乌克兰交付多套该系统。详情>>

“发现米格-31K战机起飞”!乌媒: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乌克兰媒体11月2日报道称,因发现俄罗斯米格-31K战机升空,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乌空军深夜在社交媒体发布警告,称该型战机可携带“匕首”导弹,全国面临导弹袭击威胁。另据乌媒报道,已监测到“匕首”导弹发射活动。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详情>>

俄军3吨级炸弹打爆乌军阵地:落地剧烈爆炸迸出冲击波 巨大蘑菇云腾起

俄军于2025年11月3日对乌军阵地实施强力打击,动用3吨级重型炸弹。炸弹落地后引发剧烈爆炸,冲击波迅速扩散,现场腾起巨大蘑菇云。此次袭击展现出俄军在重型武器运用上的显著优势,对乌军防御阵地造成严重破坏。详情>>

静候神二十航天员凯旋!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神舟二十号飞船即将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已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全面检验夜间搜救回收能力。各搜救分队通过多轮针对性训练,空中分队完成联调、机降等科目,地面分队强化沙漠驾驶和返回舱处置。目前装备调试完毕,通信全时段覆盖,全体队员以严谨态度和温暖方式静待航天员平安回家。详情>>

俄罗斯新型核武器亮相,西方反导系统可能“报废”

俄罗斯近日成功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与“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两款新型核武器。“海燕”可搭载5万吨当量核弹头,具备3万公里全球打击能力,其低空飞行特性可规避现有防空系统;“波塞冬”能在千米深海潜航,可引发海啸摧毁沿海设施。西方分析认为,这两款武器将打破现有战略平衡,使传统反导系统失效,可能迫使北约国家投入巨资构建新的防御体系。详情>>

中国航空制造装备重大突破!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通过验收

中国成功研发世界最大1230吨蒙皮拉伸机并通过验收,填补国内航空制造关键设备空白。该设备采用数字化技术,将成型精度提升至0.1毫米级,工期压缩超70%,成本降低35%,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飞机蒙皮成型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C919等航空装备国产化注入强劲动力。详情>>

最快纪录、世界唯一!上周,中国硬核科技捷报频传

上周中国在航空航天、极地科考与前沿科技领域捷报频传: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刷新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纪录,并首次将哺乳动物小鼠送入太空开展实验;第42次南极考察队携两款国产极地载具出征;世界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建成,实现堆内钍-铀转化;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通过验收,突破航空制造关键技术;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圆满完成首次野外汲水投水演练,展现立体防火能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