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月度策略 | 内外定调落地,牛市震荡期是加仓机会
01
10月市场回顾
10月市场先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宽幅震荡,最终有惊无险,重回升势并创出新高,时隔10年再次站上4000点。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后一度冲高至3900点附近,月中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及科技股融资盘过热的影响,指数出现了3800-3900之间的宽幅震荡,成交量一度萎缩至1.7万亿以下的阶段性地量。临近月末,随着国内重要会议(四中全会)的积极定调和中美关系的缓和,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在科技主线带领下强势反弹,平稳收官。
结构上,市场风格在月内完成了剧烈切换。月中调整期,科技、新能源等前期热门赛道领跌,资金一度涌入银行、煤炭等高股息防御板块避险;但临近月末,随着宏观不确定性落地,科技方向重新确立主线地位,引领市场强势反弹,而防御板块则转为下跌。但如果光看指数在4000点附近的几个交易日走势,市场似乎又出现了主线不清晰的情况,“犹豫中上涨”的情景再度出现。
展望十一月,我们认为十月我们判断的牛市高位震荡期仍会维持,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主线进入休整期,市场仍会寻找阶段性能接力的方向。
02
宏观展望:
内外环境明朗化,科技成最强音
10月份是宏观叙事尘埃落定的关键一月,此前市场所等待的“内外双定调”均已基本兑现,虽然当下处于震荡调整期但牛市的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在国内,月末召开的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做出了重要部署。具体看,“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被单列在目标的第二位,这从顶层设计上再次确认了“科技牛”的长期趋势和国家意志;对于内需,放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说法而改为“从供需双方有效扩大内需”,也是较为突出的边际变化;地产则直接被放到了民生领域,不在经济部分提及,新旧动能的转化再次被确认。虽然“十五五”中没有直接提到金融市场,但在10月份公开市场操作上面的频频动作,表明了维护市场稳定、呵护“慢牛”的态度完全没有改变。
在海外,中美关系在经历月中短暂的烈度升级后,迅速回归可控轨道。双方在10月底的APEC峰会上举行元首会晤,从会晤发声来看,短期内进一步失控的风险已大幅降低,市场最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得以解除。此外,美国政府关门事件反而强化了美联储11月、12月继续降息的预期,全球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仍在延续。
因此,10月所期待的“内外双定调”虽有波折,但结果都是好的。“十五五”规划确认了科技主线地位,美联储降息预期、中美缓和预期则同时提振了流动性和风险偏好。
03
市场与策略展望:
坚定牛市信念,围绕主线布局
展望11月,我们认为市场走势如我们十月月报判断的进入牛市震荡期后已经盘整近一个月,虽然十一月我们认为延续震荡仍然是大概率事情,但相比十月我们会更加积极去寻找结构性机会,牛市的根基变得更加牢固。首先,从刚刚过去的三季报来看很多行业还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科技行业体现出的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兑现,即使是部分顺周期行业也呈现出见底的态势,牛市的基本面逐渐开始有数据支撑,其次我们发现此前持续过热的融资盘在本月的调整中得到了有效出清,融资成交额和融资余额都回落到了合理的区间。再次,从资金面上看,目前机构整体仓位水平已经有所回落并且从近期主动型基金的申赎数据看场外资金持续开启流入态势。最后,从市场情绪上看,目前市场仍然呈现在犹豫中上行的态势,市场情绪并没有过热。
展望11月,我们仍将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继续围绕科技主线,全身心投入牛市,挖掘震荡调整中的低位行业方向及个股机会。
网友评论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