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难度堪比航母!万万没想到!
这个11月
我们接连见证历史
14日,076两栖攻击舰首舰
——四川舰,开展首航试验
5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
——福建舰,正式入列
大国海军的蓝图正加速绘就
国之重器劈波斩浪
让人由衷为祖国自豪
正如网友所说
“三航母时代到来
让我们永远有后备军”
在这份深蓝荣耀的背后
还有一类巨轮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冷暖
它就是LNG运输船
作为与航母、大型豪华邮轮并称的
“造船业皇冠上的三大明珠”
其建造难度堪比航母
如今
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参与投资建造的
昆仑等LNG运输船全部入列
劈波斩浪护能源
温暖万家赴山海
在全球迈向碳中和、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天然气以其安全、高效、经济的特质,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据《经济日报》报道,2024年,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1.3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
因此,LNG运输船的自主可控建造对我国能源保供非常重要。
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LNG运输船国产化的登攀之路吧
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究竟有多难制造?
LNG运输船又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能在零下163℃低温下运输液化天然气,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建造”,高技术、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殊船舶。
据看看新闻客户端报道,像“昆仑”这样一艘运输量17.4万立方米的大型LNG运输船,它的全船零部件数量近500万个,是复兴号高铁零部件数量的10倍,普通燃油小轿车的300倍。
它工作在零下163℃超低温环境下的零部件数量则有近380万个,数量级别相当于全球最大客机A380的体量,建造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业内普遍认为,LNG运输船的建造难度堪比航母。液舱围护系统是LNG运输船制造的核心技术,不仅要做到极高标准的密封性,且蒸发率要低,而且只有在零下163℃的低温环境才能维持液态天然气的稳定——低温液货舱一旦泄漏,船体钢板将因低温产生脆裂,数以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从裂缝漏出就会迅速汽化,顷刻就会爆炸,因此LNG运输船也被业内称为“沉睡的氢弹”。
实现国产化的关键跨越
据央视新闻报道,制造LNG运输船,一定离不开法国GTT公司掌握的船用型薄膜型殷瓦钢专利技术和液货围护系统。殷瓦钢价格通常是以公斤计算的,它的每吨单价是普通船板的20倍左右。
每建造一艘LNG运输船,船厂均需向GTT公司支付相当于订单价格5%的许可费,这笔费用可占去净利润的一半以上。即使称霸LNG运输船造船技术的韩国船企也在积极突破国外专利壁垒限制,构建自己的专利布局。
央视新闻关于宝钢研发殷瓦钢的报道
直到中国宝钢特钢公司等联合成功完成该合金工业化试制,并在2015年、2017年2次通过法国GTT公司LNG运输船用殷瓦钢的认证,才打破法国GTT公司40年垄断,正式成为全球第二个薄膜型LNG船用殷瓦钢供应商。
厚度只有0.7mm的船材殷瓦钢不仅制造难,焊接工艺也极为复杂,全球具有生产能力的船厂屈指可数,我国仅有沪东中华造船厂一家可以生产NO96型LNG运输船。中国的LNG运输船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显示,在卡塔尔能源“百船计划”二期订单相继落地的支持下,2024年全球LNG船新船订单达到93艘、运力1601万立方米,是历史第二好成绩,中国建造数量位居前列。
从17.4万立方米的远洋巨轮
到8万立方米的近海运输船
从1.4万立方米的内河加注船
再到陆地LNG储罐的建造
中国LNG造船业正以迅猛之势全面崛起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唐山LNG接收站接卸“LNG梦想”号轮,为高库存入冬蓄满“底气”。
截至11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唐山、江苏LNG接收站累计接卸LNG船舶117船,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这些穿梭于大洋与港湾的巨轮,正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守护者。
加油!
中国!
网友评论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