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邵,邵的意思|邵的读音

《 邵 》,邵的意思|邵的读音


《邵》,邵的意思|邵的读音


shào 】  S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shào

注音: ㄕㄠˋ

笔画数: 7

部外笔画: 5

结构: 左右

繁体:

五笔: VKBH

统一码: 90B5

仓吉: SRNL

郑码: YDJY

电码: 6730

英文: surname; various place names

标签: 姓,标,

《邵》的笔顺

横折钩、撇、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邵》的谜语

  • 犹带昭阳日影来(打一字谜)

《邵》的方言

◎ 粤语:siu6◎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au5 chau5 [客英字典] zhau5 cheu5 [客语拼音字汇] sau4 seu4 [梅县腔] shau5 [台湾四县腔] seu5 sau5 cau5 [宝安腔] sau5 sau2 [东莞腔] sau5◎ 潮州话:siou2/siao2 〈姓〉siên7/sion7

《邵》的书法

  • \景君碑
  • \桂馥
  • \衡方碑
  • \吴大澄
  • 邓石如

《邵》的意思

()姓。

名词

(1) 古地名

邵,晋邑也。——《说文》

戌郫邵。——《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山西省垣曲县东。后魏改为邵郡,后周改为邵州

(3) 古州名 。相当于今福建省邵武县等地

(4) 古郡名 。即邵陵郡,相当于今湖南省邵阳市及新邵、邵阳等县地

(5) 水名 。邵水发源龙山。西流会桐江、檀江,在湖南省宝庆县东注入资水

(6) 姓(《汉书》作“召”)

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说文解字

邵卷六邑部

晉邑也。从邑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邵)晉邑也。左傳襄二十三年。齊矦伐衞。遂伐晉。入孟門。登大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曰。取晉邑而守之。杜不言郫邵二邑名。據許則當是二邑也。文六年。賈季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此單言郫也。後志。河東垣縣有邵亭。注引博物記。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趙孟殺公子樂於郫邵。豈張華所見左傳有異歟。按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東有邵城。後魏之邵郡、後周之邵州皆此也。依許則經典獨此字從邑召。凡周召字作邵者俗也。後儒或謂垣曲邵城爲周召分陜之所。其說不經。从邑。召聲。寔照切。二部。

《邵》的字体演变

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说文解字

邵卷六邑部

晉邑也。从邑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邵)晉邑也。左傳襄二十三年。齊矦伐衞。遂伐晉。入孟門。登大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曰。取晉邑而守之。杜不言郫邵二邑名。據許則當是二邑也。文六年。賈季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此單言郫也。後志。河東垣縣有邵亭。注引博物記。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趙孟殺公子樂於郫邵。豈張華所見左傳有異歟。按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東有邵城。後魏之邵郡、後周之邵州皆此也。依許則經典獨此字從邑召。凡周召字作邵者俗也。後儒或謂垣曲邵城爲周召分陜之所。其說不經。从邑。召聲。寔照切。二部。

《邵》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地名

邵,晋邑也。——《说文》

戌郫邵。——《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山西省垣曲县东。后魏改为邵郡,后周改为邵州

(3) 古州名 。相当于今福建省邵武县等地

(4) 古郡名 。即邵陵郡,相当于今湖南省邵阳市及新邵、邵阳等县地

(5) 水名 。邵水发源龙山。西流会桐江、檀江,在湖南省宝庆县东注入资水

(6) 姓(《汉书》作“召”)

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说文解字

邵卷六邑部

晉邑也。从邑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邵)晉邑也。左傳襄二十三年。齊矦伐衞。遂伐晉。入孟門。登大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曰。取晉邑而守之。杜不言郫邵二邑名。據許則當是二邑也。文六年。賈季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此單言郫也。後志。河東垣縣有邵亭。注引博物記。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趙孟殺公子樂於郫邵。豈張華所見左傳有異歟。按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東有邵城。後魏之邵郡、後周之邵州皆此也。依許則經典獨此字從邑召。凡周召字作邵者俗也。後儒或謂垣曲邵城爲周召分陜之所。其說不經。从邑。召聲。寔照切。二部。

《邵》康熙字典解释

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说文解字

邵卷六邑部

晉邑也。从邑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邵)晉邑也。左傳襄二十三年。齊矦伐衞。遂伐晉。入孟門。登大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曰。取晉邑而守之。杜不言郫邵二邑名。據許則當是二邑也。文六年。賈季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此單言郫也。後志。河東垣縣有邵亭。注引博物記。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趙孟殺公子樂於郫邵。豈張華所見左傳有異歟。按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東有邵城。後魏之邵郡、後周之邵州皆此也。依許則經典獨此字從邑召。凡周召字作邵者俗也。後儒或謂垣曲邵城爲周召分陜之所。其說不經。从邑。召聲。寔照切。二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邵的S,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