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剧”狂飙下的三大暗礁:题材扎堆、AI画风同质化和版权困局
从今年5月开始,漫剧悄然崛起。漫剧,又称动画微短剧,是指对网文、平面漫画或者原创剧本等图文故事的视频化再创作。按照业界通常的划分,漫剧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用类似于熊猫头的表情包形象进行视频化展示的表情包类微短剧,又叫沙雕漫;用AI工具生成的专业类作品AIGC微短剧;以平面漫画动态化呈现的动态漫。
在抖音平台搜索“漫剧”,信息流中有许多热门漫剧推荐。
实际上,这并不是“漫剧”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节点。早在2021年,快看就在大力推广“漫剧”,只不过在当时的语境里,漫剧的定义是“让人身临其境的会动的漫画”。乘着短视频兴起的东风,快看投入10亿元参与漫剧制作,《妃为九卿》《星辰于我》……从推广页写着“2021年即将上线”的作品里可以看出,青春、恋爱、古风等是当时漫剧的关键词,受众也多与漫画受众重合。
快看的漫剧推广页截图,当时的漫剧仍然基于漫画,并且在音效、动作、配音上有不少投入,制作流程更传统。
而在今天的漫剧排行榜上,重生、穿越、觉醒、末世……更多与网文IP相关联的类型作品榜上有名。如今的快看首页已经看不到漫剧的“视频”入口。行业波诡云谲,虽然仍名为“漫剧”,但从内容到形式,从受众到传播都换了新天。
如今在漫剧海洋中劈波斩浪的仍有漫画平台与网文企业,也有新兴的AI技术公司与短剧平台,“今年大概也就半年的时间,漫剧无论从产能还是从产业规模,都呈现了数倍增长。”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称。10月22日,爱奇艺官宣进军漫剧,最高提供每部5万+剧本费及播后定级奖励;10月27日,知乎旗下盐言故事发布漫剧创作者激励计划,开放180+品类内容、10万+内容版权资源;10月30日,红果免费漫剧App在安卓端正式上线;同日,抖音短剧版权中心发布“成品漫剧合作指引”,并开放6万余部番茄小说原创IP;11月3日,七猫正式宣布成立“七猫漫剧团队”,开放两大IP库的漫剧改编权……2025年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漫剧元年。有机构预测,2026年漫剧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00亿。
今年11月上线的红果免费漫剧App的漫剧推荐榜。
仅靠半年时间营收破亿,在漫剧行业头部企业酱油文化创始人酱油看来,漫剧市场是一个百亿以上的风口,未来漫剧有可能做出像《浪浪山小妖怪》那样的动画IP,比短剧的商业价值更高。不过,正处于野蛮生长的漫剧,也面临成长中的烦恼,就像短剧行业一样,迟早也要经历从“卷量”走向“卷精品”的阵痛。
一部漫剧成本12-15万元,单一公司一个月目标制作100部
今年9月29日,酱油宣布,从即日起,公司切断短剧业务,全心全意投入漫剧行业。
2016年起,酱油就是飞卢小说的网文大神,深耕网文十余年。2024年,酱油文化入局真人短剧,制作了众多作品,“但在短剧这个赛道里始终没有做到头部”,酱油总感觉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做短剧一个月公司也就营收三五百万,但换到漫剧赛道里,目前成绩斐然”。
酱油文化旗下漫剧账号截图,目前已经上传4084个作品。
无论是从制作周期还是成本上算,漫剧都比短剧节省不少。制作上,相比短剧,漫剧省了一个拍摄的过程,剧本来了之后,先生图,再生成视频,之后再后期剪辑、配音,最后上线。制作成本上,酱油拿他们公司的漫剧举例,一部漫剧成本普遍在12万-15万之间,平均1000-1200元每分钟。但短剧拍得再粗糙,没有三五十万也拿不下来,基本上漫剧成本是短剧的1/3甚至1/4。
酱油提到,漫剧的盈利模式和短剧几乎一样,用户付费、广告分账、平台分成、出海等。通过先前累计的网文、短剧经验,酱油文化在漫剧这个赛道当中,短短时间就做到了行业头部。今年半年营收破亿,全网播放破20亿。
抖音某漫剧的付费解锁页截图,该剧一共60集,解锁全集需要9.1元,比单集付费更划算。
与酱油文化一样,砍掉短剧业务,集中全部精力投入漫剧赛道的还有杭州芭芙点满泛娱公司。从今年7月开始,公司将短剧业务全部砍掉,逼着团队转型AI漫剧。公司CEO内谷说,因为目前漫剧市场的产能需求非常大,为了更方便地去做一个落地化的产能补充,公司直接从北京搬到了杭州,“先把量给跑起来,市场的需求在这儿”。
几乎所有入局漫剧赛道的公司都在招兵买马,广发英雄帖。
酱油文化目前正在通过高报酬征集剧本,S级作品的剧本最高10万元。酱油觉得,千金买马,好的剧本10万元不贵,因为回报可能会更高。
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有大量漫剧机构或团队在招人。
11月,酱油文化打算做100部漫剧,“乍一听一个月做100部漫剧感觉很夸张,但平均一天上线3部,对于市场来说,不算多”。酱油说,目前公司规模大概在600-700人,很快应该就能达到1000人,完全能够实现一个月100部漫剧的目标。
制作成本低,门槛相对低一些,最近几个月许多公司纷纷入局漫剧。酱油觉得可能更多是因为这个市场打开了,只要有市场的地方,不管成本高还是低,人们都乐于去试一试,做得好不好先不管,但要先占一个坑。
漫剧受众Z世代男性占比超90%,与短剧女性受众互补
AI工具的介入,让行业降本增效,大幅降低了奇幻题材的视觉化成本和制作门槛,使海量男频IP得以快速、经济地转化为漫剧,漫剧在今年的爆发或许是技术加持下的必然。
根据《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女性用户依然是微短剧消费的主力军,整体占比为55.8%,其中18-34岁的年轻女性表现出最高的活跃度与付费转化率。而根据新腕儿联合WETRUE推出Q3微短剧深度数据分析报告,漫剧受众以Z世代男性居多,占比高达90%以上。可以看出漫剧的目标人群跟真人短剧形成了互补。
当前的真人短剧市场由女频内容主导,漫剧恰好填补了男性向短剧内容的市场空白。从内容题材来看,漫剧主打男频擅长的玄幻、逆袭等天马行空的幻想题材,与男性用户的阅读偏好高度契合,满足了年轻男性用户对二次元画风、游戏式叙事体验和碎片化时间解压娱乐的需求,也在AI工具生成内容的舒适区。内谷提到,如今漫剧市场的女频内容也在慢慢兴起,但比例还是偏低。在酱油看来,漫剧应该有不少潜在的女性受众,只不过因为目前情况是还没有太多人去做女性向漫剧出来,就给人一种女性不看漫剧的错觉。
需要注意的是,男性主导的局面可能不是永恒的。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女频漫剧已经显现出崛起的迹象。像《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庶女嫡谋》等多部女频漫剧已成功跻身热门榜单,累计播放量突破千万。女性用户强大的付费意愿早已在小说、广播剧、真人短剧等领域得到反复验证。一旦有内容能精准触发她们的情感点,市场潜力巨大。这类似于短剧市场“男频先行,女频崛起”的发展路径。随着市场成熟和AI技术让试错成本降低,更多制作方会愿意开拓女频市场。
漫剧“全都是AI做的”,预测市场有望突破200亿
相比电影、电视剧、传统动画,AI对漫剧的赋能会更显著、更有效。酱油说,他们公司制作的所有漫剧,全部都是AI做的,没有任何传统动画行业的人为参与。
而对传统动漫行业,酱油挺悲观的。酱油打了一个比方,传统动漫行业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做一部动画,而对他们来说可能只需要3天。传统动画还需要招大量的原画师、分镜师,做漫剧都不需要。无论是时间还是制作成本都大大降低。“随着AI技术的提高,我们在质量上越来越靠近他们,但是在效率上是他们的无数倍。再过两年,AI会发展成什么样,有没有可能做到一键出片,一个人一个月在家里就能做一部动画出来,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短剧行业去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00多亿元,超过了电影市场。据市场预判,2026年漫剧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00亿元。
采访时,酱油给了新京报一组数字。今年5月之前漫剧的大盘一天也就100万元,而如今漫剧的大盘,光抖音这一块,单日大盘已经破了2000多万元,从100万到2000万元,也就半年时间。
酱油认为,漫剧市场是一个百亿以上的风口,具体怎么样就看大家怎么开拓,如何把这个市场变得更大。酱油觉得,按理论来说,漫剧的上限应该会比短剧高,因为短剧是养成不了IP的,短剧永远只是所谓的一个投流,投流完了就没了,它没有品牌价值,只是为了情绪,为了爽点的产品,形成不了IP。但漫剧有可能做出像《浪浪山小妖怪》那样的动画,大爆形成品牌价值。“漫剧的未来一定会比短剧的商业价值高,想象空间更大,但实际收益目前还是不如短剧”。
漫剧行业剧本严重短缺,AI画风相似,侵权风险高
目前漫剧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确实面临着一些成长中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内容创作、技术应用、产业生态、版权保护等几个方面。
内容上,在内谷看来,好的剧本或能够适应当下互联网审美的内容是行业永恒的需求,但目前漫剧行业剧本严重短缺,各大公司都在寻求好剧本。漫剧发展初期,题材跟风严重、内容同质化现象突出、质量参差不齐,题材扎堆于“玄幻”“逆袭”等男频爽文套路,大量低成本作品剧情苍白、制作粗糙,沦为“无效供给”。许多剧本“可视化”不足,不符合漫剧的拍摄逻辑。
技术上,酱油坦言,目前AI的表现还有局限性。比如生成的角色,人物同质化太严重。传统动画原画师可以画出各种样子的人物,但是AI漫剧出来的人物画风相似,并且没有传统动画的流畅感,容易出现人物表情僵硬、动作失调等问题,影响观感。“这不是人为问题,只能静待技术提升”。
版权上,目前AI漫剧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再加上漫剧的制作完全依靠AI技术完成,如果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进行训练或生成相似内容 ,可能侵犯著作权等。2025年1月,上海金山区法院审理的首例AI大模型著作权侵权案中,被告使用《斗破苍穹》系列动漫中的“美杜莎”角色图片训练LoRA模型(一种大语言模型微调技术),生成并发布相似内容,被认定侵犯了原作品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反过来,AI漫剧的版权保护也需要重视,如果出现原创作品尚未过审就被他人盗用设置付费的情况,就会严重打击原创积极性。
今年9月23日,在“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作为微短剧管理部门,释放了当前对动画微短剧的监管思路,并表示将于明年实现此类内容的全面审核管理,这将有助于从源头遏制盗版和违规行为。同时,平台也开始建立针对漫剧的内容审核标准,对标短剧的管理规范,加强版权保护。
在酱油看来,现在的漫剧就如同刚刚兴起时的短剧,但比短剧发展还要快。漫剧行业迟早也要从“卷量”走向“卷精品”,这意味着未来的机会将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沉下心来打磨好故事、善用技术而非依赖技术,并能在细分领域找到自身特色的创作者。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李立军
网友评论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