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喉,喉的意思|喉的读音

《 喉 》,喉的意思|喉的读音


《喉》,喉的意思|喉的读音


hóu 】  H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hóu

注音: ㄏㄡˊ

笔画数: 12

部外笔画: 9

结构: 左右

繁体:

五笔: KWND

统一码: 5589

仓吉: RONK

郑码: JNXM

电码: 0814

英文: throat, gullet, larynx; guttural

标签: 僻,常,

《喉》的笔顺

竖、横折、横、撇、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

《喉》的谜语

  • 工人知巧作安排(打一字谜)

《喉》的方言

◎ 粤语:hau4◎ 客家话:[梅县腔] heu2 [陆丰腔] heu3 [客英字典] heu2 [东莞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沙头角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潮州话:au5

《喉》的书法

  • \隶辨
  • \说文解字
  • \宋克
  • \徐伯清
  • 毛泽东

《喉》的意思

(名)介于咽和气管之间的部分;喉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喉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也作喉头。

名词

(1) 喉头

喉,咽也。——《说文》

喉咽者,量肠之府也。——《后汉书·马融传》

断其喉。——唐· 柳宗元《三戒》

(2) 又如:喉吻(喉头与嘴唇);喉头气 (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喉韵(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

(3) 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如:喉吭(犹咽喉。也喻交通要道);喉嗉(咽喉和食道。借指生命);喉衿(喻要害之地;也喻纲领,要领)

喉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说文解字

㗋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侯聲。乎鉤切

说文解字注

(㗋)咽也。从口。矦聲。乎鉤切。四部。

《喉》的字体演变

喉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说文解字

㗋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侯聲。乎鉤切

说文解字注

(㗋)咽也。从口。矦聲。乎鉤切。四部。

《喉》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喉头

喉,咽也。——《说文》

喉咽者,量肠之府也。——《后汉书·马融传》

断其喉。——唐· 柳宗元《三戒》

(2) 又如:喉吻(喉头与嘴唇);喉头气 (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喉韵(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

(3) 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如:喉吭(犹咽喉。也喻交通要道);喉嗉(咽喉和食道。借指生命);喉衿(喻要害之地;也喻纲领,要领)

喉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说文解字

㗋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侯聲。乎鉤切

说文解字注

(㗋)咽也。从口。矦聲。乎鉤切。四部。

《喉》康熙字典解释

喉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说文解字

㗋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侯聲。乎鉤切

说文解字注

(㗋)咽也。从口。矦聲。乎鉤切。四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喉的H,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