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相爱的第七年,在外人眼中美满的家庭实则暗流涌动。女主人公玛利亚拥有旁人艳羡的生活:完美丈夫与四个可爱孩子,可这段婚姻正走向破碎,而推手正是她自己。挪威电影《爱的暂停键》用两个小时,毫无保留地揭开了婚姻的核心困境。

影片开篇,玛利亚与丈夫构建起看似无懈可击的家庭。但日子渐长,生活琐碎磨平了爱情激情。西格蒙德忙于工作无暇顾家,玛利亚独自扛起所有家务,既没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耐心也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消磨殆尽。矛盾一旦爆发,争吵便成了家常便饭。一次出差归来,玛利亚再度抱怨,西格蒙德终于说出“我想离婚”。

玛利亚一心想挽回,两人尝试婚姻咨询,结果却适得其反,彼此的指责愈发尖锐。最终丈夫离家,玛利亚只得独自面对一切:四个孩子、满心怨恨与无处宣泄的愤怒。独自接受心理咨询时,玛利亚开始回溯婚姻片段:丈夫的拥抱,她本能推开;分享喜讯,她即刻泼冷水;对方想靠近,她便筑起高墙。

随着剧情推进,原来她的问题早在童年便已埋下。长期被母亲批评否定,还被灌输 “爱是痛苦” 的观念,直到与母亲争执时,她才猛然发觉自己活成了曾经最厌恶的模样。持续的心理咨询中,玛利亚终于看清真相:她并非不爱西格蒙德,只是内心深处畏惧被爱、恐惧失去,更怕再受伤害。玛利亚站在镜前,深吸一口气,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你还不错,你很好,你值得被爱,我爱你。” 刹那间泪水决堤,她终于懂得自爱的意义。后来面对女儿的指责,她没有发火,而是耐心倾听,再轻轻拥抱女儿。

《爱的暂停键》之所以动人,从不是靠惊天动地的剧情。影片最终没明说玛利亚与西格蒙德是否和好,但这已不重要——玛利亚在这段经历里找回了最珍贵的自己。赫尔加・古莲的精湛演技,将内心极度挣扎的玛利亚演绎得入木三分:爱与恨间的徘徊之痛、渴望被爱却怕受伤的矛盾、想靠近又忍不住推开的纠结,都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

影片最大的看点,在于真实展现了婚姻的困境与挣扎——并非所有婚姻问题都源于出轨,也并非所有分离都是因为不爱。有时最亲近的人伤我们最深,我们最易伤害的也正是最爱的人。根源在于,我们不懂如何爱自己、如何接纳爱,更怕被人真正看清。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爱别人前先学会爱自己,责怪对方前先反思自己,修复关系前先抚平内心的创伤。

《爱的暂停键》或许给不出解决所有婚姻问题的标准答案,也存在节奏稍显冗长的问题,但当玛利亚对着镜中不完美的自己说 “你很好,你值得被爱”时,那份婚姻裂痕处的治愈力足以打动人心——唯有真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拥有接纳不完美爱情的能力,让生活重焕本真光彩。

□ 代 亮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