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热播剧《四喜》迎来了大结局。

在中国文化里,四喜指的是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不过,这部电视剧中的四喜却是:新生之喜、重逢之喜、新婚之喜、生活之喜。

但是悲欣交集,欣喜背后也藏着磨砺与苦难,好在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她们始终咬着牙坚持,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导演聚焦四位女性成长,用沈明珠、许知夏等角色的蜕变,完美诠释了“女人一旦开窍,就要开始转运了”。

01

  • 关于家庭:不要成为任何人的“血包”

《四喜》刚播的时候,#蒋欣又演樊胜美#的词条上了热搜。

在剧中,蒋欣有着和樊胜美一样的困境——父母重男轻女。

她自己是个公众号的主编,乘着自媒体的东风,算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

奈何自己弟弟并不争气,爹妈对她也是“能吸一口是一口”。

弟弟要结婚,彩礼二十万。家里掏不出这笔钱,她的妈妈理直气壮地找她要,美其名曰“长姐如母”。全然不顾许知夏怀着二胎,还面临着巨大的事业压力。

她无奈地说:“弟弟啃老,爹妈啃自己。”

弟弟上学的时候出学费,长大了还要出彩礼,甚至要出婚房,父母一直拿她当血包。

刚把失散多年的妹妹找回来,爹妈又让她给妹妹买保健品,替妹妹照顾养父母。自己轻飘飘一句报恩,却把重担都压在女儿身上。

但许知夏毕竟不是樊胜美,她在忍耐中爆发,拒绝用青春和积蓄为原生家庭“还债”。

她怒怼“长姐如母”的言论,反驳道:我是老大我倒霉吗?

面对母亲的道德绑架,她直接说:我就是无情无义。

虽然她最终给母亲打了十万块,但在抗争中,爹妈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主动给她打了借条。

摆脱家庭的吸血,拒绝为别人的人生负责,这不是冷漠,而是一个女性真正觉醒的开始。

女人如果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只会把自己的人生也拖入泥潭。

厘清边界,该帮的帮,不该帮的坚决不帮。

学会放手,把能量收回来,专注自己的成长,才能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02

  • 关于婚姻: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时有女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很多女性把婚姻当成城堡,认为好的伴侣能抵御世间半数寒凉,但现实中的婚姻却总是不如人意。

许知夏自己是“女强人”,事业上做出了不少成绩,可她却始终困在“鸡老公”的怪圈里。

她觉得老公不上进,三天两头地指责他,为了让老公竞选主任,更是费尽了心思。

但是老公最终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还是一副“躺平”的样子。

她心里委屈,对此始终耿耿于怀。

相反,剧中的另外两位女性就“洒脱”得多。

沈明珠在结婚之前,未婚夫意外去世,她却依然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把腹中的孩子养大。

冯美奇则完全不想找一个“可有可无的父亲”。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说到底,人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在最后的大结局里,许知夏也幡然醒悟,决心不再“为难”老公。

她明白,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不如努力“鸡自己”。

毕竟,只有自己强大,才是世上最安全的堡垒。

03

  • 关于情绪: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剧中有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角色——大倪。

她是明珠的闺蜜,原生家庭可以说是一团糟,她却一点也不内耗。

父母离婚之后,母亲为了泄愤,在家里挂上父亲的“遗像”。

父亲也是心大,重新娶妻生女,还在她家对面安家。

大倪在外面给“活着的父亲”打完招呼,一回到家就要给“死去的父亲”上香。

换成其他人,大概率会在父母的恩怨中耗尽心力,要么怨恨父亲背叛,要么怨恨母亲极端,最终抑郁成疾。

大倪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活得通透而洒脱。

父母吵架离婚,父亲再婚,统统都是他们自己的课题,她从不会把父母的恩怨揽在自己身上。

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说: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一个女性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不会背负他人的课题。

许知夏一直把原生家庭当成自己的课题,才会活得精疲力竭。

沈明珠一直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才会顾此失彼,进退失据。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学会课题分离,人生才能减少很多无谓的内耗。

04

  • 关于事业:不要当一个手心朝上的女人。

剧中最狗血的一段莫过于沈明珠婆婆何丽华的遭遇。

唯一的儿子去世后,她哭得肝肠寸断,她的丈夫冯志却显得有些平静。

这个反常的表现让很多观众质疑,这个人物是不是塑造得有问题,直到后来老冯猝死,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冯在外面养了小三,还有一个私生子。

早年何丽华和丈夫一起打拼,攒下了不菲的家业,随后回归家庭,当了全职太太。没想到,冯志事业有成之后,很快有了外遇。

不仅如此,老冯猝死,公司破产,债主上门,整个家瞬间摇摇欲坠。

何丽华被迫卖房还债,住进了沈家饭馆,一个豪门富太太就这样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听过这样一句话:事业,让女性不只是“某某的妻子”或“某某的母亲”,更是完整的自己。

对于女性而言,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事业,这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独立的底气。

沈明珠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哪怕大着肚子也要上班,卖房还债、创业,她永远把“搞事业”放在人生第一位。

大结局里,何丽华回到当年起家的旧工厂,决心东山再起。

她对女儿说:我不是天生的闲人,当年我也是靠着自己打拼慢慢把事业做起来的。

跟老冯当年在外面谈生意,老冯喝趴下了,她顶上;俩人骑着小车一起拉货,超载的时候,车头翘得压都压不下去。

风里雨里十几年,才打拼出来偌大的家业。

如今落魄之后她才明白,女人的底牌永远是事业,而不是男人。

她把儿媳、女儿聚在一起,找到过去的合作伙伴,重新走上了创业之路。

事业不是女人生活的全部,却是底气的基石。

女人一定要有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里。

05

  • 关于自我: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现在网上一直流行一个词:夺回主体性

意思是说,不要太把别人的话当回事,尊重自己的感受,学会为自己负责。

剧中沈明珠未婚先孕,未婚夫因为救人溺水身亡。

准婆婆何丽华为了给儿子留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千方百计地想让她把孩子生下来。

沈家二老则希望沈明珠打掉孩子再嫁。

婆婆一边送房安慰,一边借助舆论施压,希望沈明珠不要打掉英雄的孩子。

明珠的弟弟则想方设法,希望姐姐再嫁。

沈明珠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这个时候好友大倪告诉她:孩子是自己的,只能自己做主。不用管其他人的意见,看似是两家人的事情,实则是明珠一个人的事情。

并鼓励明珠:一旦做了决定,就不要轻易去质疑。

最终沈明珠决定生下孩子,不是为了冯家,而是为了自己。

她小时候被父母遗弃,所以这一次,她不想放弃自己的孩子。

这不是对冯家的交代,而是对自己的救赎。

康德说:人不是工具,人就是目的。

当一个人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忽略外界的嘈杂,分清主体与客体,她就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剧中沈母一直为家人操劳,生病也只舍得去小医院,在大出血之后,她吃着碗里的鸡腿,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一直在牺牲自己,而这也是她开始懂得爱自己的开始。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无论什么年纪,都别轻易将就自己,去过不喜欢的生活。

爱己也不是自私,自由也不是对抗。

找回主体性,从“活着”走向“活出自己”。拒绝被裹挟,被定义,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有网友说:原来女人的转运,从来不是嫁给谁,而是活成谁。

这句话,道破了所有女性成长的终极答案。

家庭的责任,情绪的内耗,婚姻的脆弱,事业的重担,每一个都会让女人堕入深渊。

但唯一的解法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来试试”。

真正的开窍不是灵光一闪,而是在生活的磋磨中,意识到“自己是唯一的救世主”。

不抱怨,不气馁,不懈怠。

当你成为自己人生的大女主,才能与世间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发布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