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子来,子来的意思|子来的读音

《 子来 》,子来的意思|子来的读音


《子来》,子来的意思|子来的读音


【 zǐ lái 】  Z开头的词语


拼音: zǐ lái

注音: ㄗˇ ㄌㄞˊ

结构: 子(独体结构)来(独体结构)


《子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引证解释:

⒈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引《诗·大雅·灵台》:“经始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集传:“文王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文王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
《宋书·武帝纪中》:“今荆雍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黄本铨《枭林小史》:“邑文生郁松年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国语词典:

不召自来,如子女趋前侍奉父母。

网络解释:

子来

子来,汉语词汇。拼音:zǐ lái,出自《诗·大雅·灵台》,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子来》的字义分解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

读音: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子来的Z,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