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政,学政的意思|学政的读音

《 学政 》,学政的意思|学政的读音


《学政》,学政的意思|学政的读音


【 xué zhèng 】  X开头的词语


拼音: xué zhèng

注音: ㄒㄩㄝˊ ㄓㄥˋ

结构: 学(上下结构)政(左右结构)


《学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教育工作,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

引证解释:

⒈ 教育工作。

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
清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江南学政。”

⒉ 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 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引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他们派人到书院门口迎接钦差学政张之洞。”

国语词典:

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

网络解释:

学政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人,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废。

《学政》的造句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近百年研究《农政全书》的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农政全书》专题知识库模型。

筹建“政、产、学、研”结合的“整合集成创新机构”。

游山玩水,作为一项亲历审美活动,有其专门的内在机理,明清文士称之为“游道”、“游政”或“游山学”。

《学政》的字义分解

读音:xué

学xué(1)(动)学习:~书法。(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4)(名)指学科:化~|数~|新~。(5)(名)学校:小~|大~。

读音:zhèng

政zhèng(1)(名)本义:政事;政治:政事;政治(2)(名)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3)(名)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4)(名)(Zhènɡ)姓。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学政的X,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