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李鸿章,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的读音

《 李鸿章 》,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的读音


《李鸿章》,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的读音


【 lǐ hóng zhāng 】  L开头的词语


拼音: lǐ hóng zhāng

注音: ㄌ一ˇ ㄏㄨㄥˊ ㄓㄤ

结构: 李(上下结构)鸿(左右结构)章(上下结构)


《李鸿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好工具]事将领。

《李鸿章》的造句

清末的军事工业是完完全全的国有企业,无论是曾国藩、李鸿章那样的科举干部,还是左宗棠那样幕府出身的军事奇才,在他们的主导下,国有企业的改革最终都改成了官方主导。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风、贪腐现象严重,像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的顶级国有军工企业最终都成为反腐的重灾区。李德林 

沈葆桢主持福州船政;李鸿章经营忠洋海防,均黾勉从事,成效可观。

李鸿章对铁路的兴办十分重视,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鸿章、奕劻按照清廷旨意与各国“磋磨”,力争“稍资补救”,然而列强态度强硬,寸步不让。

李鸿章说自己是个“裱糊匠”,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甘当“裱糊匠”,才使中国的事情越办越糟,终于一败涂地,自己也被定格在那个揪心的历史场景中。

比较一下照片上右边第三人,其他书中,位于照片右侧签约的清廷全权代表除奕劻、李鸿章外的第三人的脸常漫漶难辨,而此次展出的历史原照揭开了谜底,这第三个代表为外务部右侍郎联芳。

李鸿章也指示袁世凯“任他多方恫喝,当据理驳辩勿怖”。

就在李鸿章出现之时,文武百官就开始议论纷纷,各执己见,吵得是面红耳赤,要不是朝会在即,这些人恐怕会当众大打出手。

按当时定制,朝鲜册封世子必须得宗主国中国皇帝恩旨,于是闵妃派重臣赴北京运动李鸿章等清廷重臣,用时一年多,糜费百万金,终于达到目的。

纸糊老虎晚清重臣李鸿章自述半生成就。

《李鸿章》的字义分解

读音:lǐ

李lǐ(1)(名)(~子)小乔木;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普通水果。(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3)(名)(Lǐ)姓。

鸿读音:hóng

鸿hóng(1)(名)鸿雁:~毛。(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3)(形)大:~图|~儒。(4)(Hónɡ)姓。

读音:zhāng

章zhāng(1)(名)本义: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2)(名)条目。(3)(名)条理。(4)(名)章程。(5)(名)奏章。(6)(名)(Zhānɡ)姓。章zhāng(1)(名)图章:印~|盖~。(2)(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李鸿章的L,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