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辩,口辩的意思|口辩的读音

《 口辩 》,口辩的意思|口辩的读音


《口辩》,口辩的意思|口辩的读音


【 kǒu biàn 】  K开头的词语


拼音: kǒu biàn

注音: ㄎㄡˇ ㄅ一ㄢˋ

结构: 口(独体结构)辩(左中右结构)


《口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口辨"。 2.能言善辩之才。 3.口(.好工具)才好;巧言善辩。 4.指争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口辨”。

⒉ 能言善辩之才。

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
《隋书·陆爽传》:“朝廷以其博学,有口辩, 陈人至境,常令迎劳。”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赞寧者,颇知书,有口辩。”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此人甚有口辨,可以遣之。”

⒊ 口才好;巧言善辩。

引汉王充《论衡·自纪》:“口辩而不好谈对。”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
宋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在洛阳者, 秦、厉、代以口辩显战国世。”

⒋ 指争辩。

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儿》:“无耻婢尚口辩耶!”

国语词典:

能言善辩的口才。

网络解释:

口辩

口辩kǒu biàn能言善辩。《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汉 王充 《论衡·定贤篇》:“实才不能高,口辩机利,人决能称之。”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臧孙辰曰:‘禽有从弟名喜,虽在下僚,颇有口辩。若令喜就获之家,请其指授,必有可听。

《口辩》的字义分解

读音:kǒu

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biàn

辩biàn(动)辩解;争论:分~|争~|~论。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口辩的K,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