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等而下之,等而下之的意思|等而下之的读音

《 等而下之 》,等而下之的意思|等而下之的读音


《等而下之》,等而下之的意思|等而下之的读音


【 děng ér xià zhī 】  D开头的词语


拼音: děng ér xià zhī

注音: ㄉㄥˇ ㄦˊ ㄒ一ㄚˋ ㄓ

词性: 形容词

近义词: 相形见绌,每况愈下,

反义词: 至高无上,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等而下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等而下之děng’érxiàzhī

(1) 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某一事物更差

例且分布诸库,以罔民利。等而下之,要皆有足食之道。——宋·刘昌诗《芦浦笔记》.英lower down

国语词典:

比这等级更下一级。

词语翻译

英语going from there to lower grades (idiom)​

成语解释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某些党外人士,与他这几位朋友相比,除了性别、高矮、胖瘦没法儿强求一致,其他许多方面却等而下之。

每况愈下、相形见绌

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等而下之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等而下之

等而下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等而下之》的造句

好的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就可想而知了。

与几位朋友相比,除了性别高矮胖瘦没法儿强求一致,其他许多方面他并非等而下之,甚至可能更强些。

更等而下之的,以此作藉口去为自己不平等的态度和行为作辩解,也非大乘行者,有菩萨愿的人间净土向往者所应具有的态度。

最好的产品质量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就不必说了。

一等湖蟹为特任官,二等为简任官,三等荐任官,四等委任官……等而下之便是芝麻绿豆官了。

天地大道俱在一身之中,赵侯之丙丁霸法,秦侯之庚辛锐气,齐侯之壬癸渊海,等而下之,不足论也!罗?七,你明白么?

等而下之堕落的结果,造成他在创作上做出妥协。

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

谢雨欣之流粉饰现实,欺骗自己,欺骗公众,谢雨欣是不是比妓女还等而下之?

全省数十万中小学教师,堪称高手者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属于借着教学参考书,看着标准答案能解释通畅者,少数甚至等而下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等而下之》的字义分解

读音:děng

等děng(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2)(动)等候;等待。(3)(动)等到。(4)(名)等级:优~。(5)(名)种、类:这~事。(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读音:ér

而ér(1)(连)有“又”、“并且”、“可是”等意思:高~大。(2)(连)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侃侃~谈。(3)(连)有“往”、“到”的意思:从下~上。

读音:xià

下xià(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4)(副)向下面:~行车。(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下xià(1)(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2)(动)(雨、雪等)降落:~雨|~雾。(3)(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4)(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5)(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6)(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7)(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8)(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9)(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下xià(1)(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2)(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下xià(1)(副)用在动词后。基本义:表示由高处到低处:表示由高处到低处(2)(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3)(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等而下之的D,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