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鞭牛,鞭牛的意思|鞭牛的读音

《 鞭牛 》,鞭牛的意思|鞭牛的读音


《鞭牛》,鞭牛的意思|鞭牛的读音


【 biān niú 】  B开头的词语


拼音: biān niú

注音: ㄅ一ㄢ ㄋ一ㄡˊ

结构: 鞭(左右结构)牛(独体结构)


《鞭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俗立hAo86.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谓之"鞭牛"。

引证解释:

⒈ 旧俗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谓之“鞭牛”。参见“鞭春”。

引唐元稹《生春》诗之七:“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宋吴自牧《梦粱录·立春》:“前一日, 临安府造进大春牛,设之福寧殿庭。及驾临幸,内宫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打春》:“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农民竞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里胥以春毬相餽貽,预兆丰稔。”

国语词典:

中国习俗在立春前一日,各地州县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丰收。

网络解释:

鞭牛

鞭牛又称鞭春牛或鞭春,吴越地区的传统年俗。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传统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牛》的字义分解

读音:biān

鞭biān(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3)(名)成串的爆竹:~炮。(4)(动)鞭打:~马。

读音:niú[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鞭牛的B,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20292号-5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