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笠,笠的意思|笠的读音

《 笠 》,笠的意思|笠的读音


《笠》,笠的意思|笠的读音


】  L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注音: ㄌㄧˋ

笔画数: 11

部外笔画: 5

结构: 上下

繁体:

五笔: TUF

统一码: 7B20

仓吉: HYT

郑码: MSU

电码: 4567

英文: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标签: 姓,

《笠》的笔顺

撇、横、点、撇、横、点、点、横、点、撇、横

《笠》的谜语

  • 竹暗不能日(打一字谜)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打一字谜)
  • 总站(打一字谜)

《笠》的方言

◎ 粤语:lap1◎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p7 lep7 [海陆丰腔] lip7 lep7 lit7 [梅县腔] lip7 [沙头角腔] lip7 lap7 [宝安腔]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台湾四县腔] lip7 lep7 lit7 [客语拼音字汇] lib5◎ 潮州话:loih8

《笠》的书法

  • \邓石如
  • \吴大澂
  • \徐伯清
  • \文征明
  • 皇象

《笠》的意思

(名)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斗~|竹~|草~。

名词

(1) (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 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说文》

簦谓之笠。——《广雅》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台笠缁撮。——《诗·小雅·都人士》

(3)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4) 关家禽的笼子 。如:鸡笠;鸭笠

(5) 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笠盖;笠覆

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

说文解字

笠卷五竹部

簦無柄也。从竹立聲。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

(笠)簦無柄也。汪氏龍曰。笠本以御暑。亦可御雨。故良耜傳。笠所以御暑雨。無羊傳。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備暑。都人士傳。臺所以御雨。笠所以御暑。三傳相合。今都人士暑雨互譌。以南山有臺疏、文注正。从竹。立聲。力入切。七部。

《笠》的字体演变

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

说文解字

笠卷五竹部

簦無柄也。从竹立聲。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

(笠)簦無柄也。汪氏龍曰。笠本以御暑。亦可御雨。故良耜傳。笠所以御暑雨。無羊傳。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備暑。都人士傳。臺所以御雨。笠所以御暑。三傳相合。今都人士暑雨互譌。以南山有臺疏、文注正。从竹。立聲。力入切。七部。

《笠》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 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说文》

簦谓之笠。——《广雅》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台笠缁撮。——《诗·小雅·都人士》

(3)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4) 关家禽的笼子 。如:鸡笠;鸭笠

(5) 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笠盖;笠覆

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

说文解字

笠卷五竹部

簦無柄也。从竹立聲。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

(笠)簦無柄也。汪氏龍曰。笠本以御暑。亦可御雨。故良耜傳。笠所以御暑雨。無羊傳。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備暑。都人士傳。臺所以御雨。笠所以御暑。三傳相合。今都人士暑雨互譌。以南山有臺疏、文注正。从竹。立聲。力入切。七部。

《笠》康熙字典解释

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

说文解字

笠卷五竹部

簦無柄也。从竹立聲。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

(笠)簦無柄也。汪氏龍曰。笠本以御暑。亦可御雨。故良耜傳。笠所以御暑雨。無羊傳。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備暑。都人士傳。臺所以御雨。笠所以御暑。三傳相合。今都人士暑雨互譌。以南山有臺疏、文注正。从竹。立聲。力入切。七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笠的L,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查字典



笔画查询



词语大全



A



查字典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carpriver.net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