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n háo
注音: ㄒ一ㄢˊ ㄏㄠˊ
结构: 贤(上下结构)豪(上下结构)
⒈ 贤明豪迈。
引汉刘向《说苑·政理》:“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苏轼《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温之弟恭亦贤豪絶人者。”
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⒉ 贤士豪杰。
引《史记·刺客列传》:“荆軻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起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
《明史·俞大猷传》:“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贤xián(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豪读音:háo豪háo(1)(名)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文~。(2)(形)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放|~爽|~迈|~言壮语|~雨(大雨)。(3)(形)强横:~强|~门|巧取~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