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áng ér huáng zhī
注音: ㄊㄤˊ ㄦˊ ㄏㄨㄤˊ ㄓ
词性: 形容词
近义词: 明目张胆,堂哉皇哉,明火执仗,冠冕堂皇,明火执杖,
反义词: 偷偷摸摸,
堂而皇之táng’érhuángzhī
(1) 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例他是凭[.好工具]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进来的例讲出一套堂而皇之的宏论来英in state;grand;magnificent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如:「这些话讲得堂而皇之,令人无法辩驳。」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叶圣陶《四三集·一个练习生》:“现在这时代,劳动做工是堂而皇之的了。”
堂哉皇哉、冠冕堂皇、明目张胆、明火执仗
偷偷摸摸
堂而皇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堂táng(1)(名)正房:~房|~屋。(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4)(名)堂房。(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而读音:ér而ér(1)(连)有“又”、“并且”、“可是”等意思:高~大。(2)(连)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侃侃~谈。(3)(连)有“往”、“到”的意思:从下~上。
皇读音:huáng皇huáng(1)(形)〈书〉盛大:~~。(2)(名)君主;皇帝:三~五帝|~权|~族|女~。(3)姓。〈古〉又同“遑”。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