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ǒu mín
注音: ㄕㄡˇ ㄇ一ㄣˊ
结构: 手(独体结构)民(独体结构)
⒈ 古时仅指木工。后指雕板排字工人。
引宋陶穀《清异录·手民》:“木匠总号运斤之艺,又曰手民、手货。”
清胡丹凤《重刊<吕东莱先生文集>序》:“时余方搜求遗籍,择其文之足以载道者,付诸手民。”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先后参订,付诸手民,定名曰《盛世危言》。”
艾芜《华侨诗人翻译家黄绰卿》一:“一个年青的排字工人来看我,并作自我介绍,说他是《觉民日报》的手民。”
称雕版或排字的工人。
手shǒu(1)本义:(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动)拿着:人~一册。(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4)(形)亲手:~抄。(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民读音:mín民mín(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