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iān tīng
注音: ㄆ一ㄢ ㄊ一ㄥ
结构: 偏(左右结构)听(左右结构)
听信一面之词。
偏偏听。
⒈ 听信一面之词。
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偏听生姦,独任成乱。”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罢不急之务,慎偏听之怒。”
明汪道昆《<诗薮>序》:“无偏听,无成心,公而生明,则自尽心始。”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庞某偏听人言,恐疏閫范。”
⒉ 偏偏听。
引清曹佩英《虞美人》词:“司花消受福三生,无奈风旛,偏听落花声。”
听信某一方面的话。
自古以来,做事要听各方意见,偏听偏信是不会做出公正的判断的。
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他一向偏听偏信,贵耳贱目,以致许多人都不愿意与他合作。
领导干部不能偏听偏信,否则会贻误大事。
偏听偏信,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的决策。
妈妈偏听偏信,没调查就批评我,花瓶不是我打碎的。
忠言逆耳利于行,入耳就要留在心;兼听则明利于断,偏听偏信害人深。冷嘲热讽耳边溜,坚持真理心情优;金玉良言听入耳,生活之中少走弯。爱耳日,爱护耳朵,耳聪目明生活美满!
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我们的祖先曾多次说过,亲君子,远小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其道理就在此。
网爆潘石屹的“打人事件”,多少还是有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