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ī shā
注音: ㄆ一 ㄕㄚ
结构: 披(左右结构)沙(左右结构)
淘去泥沙。
⒈ 淘去泥沙。
引唐李峤《金》诗:“向日披沙浄,含风振鐸鸣。”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八:“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宋苏辙《戏呈试官》诗:“剪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
现在的好心人不少,但真见义勇为的却是披沙拣金。
学习写作要披沙拣金,切不可记流水账。
真是什么?是披沙沥金,是穿雨裤在河流端大筛子沥沙。
、相关著作和论文,都得竭尽全力搜罗,逐字逐句推敲,对《庄子》微言大义反复咀嚼,对各家注释和评论仔细甄别,力求在庄学的河谷中披沙拣金,沿波讨源。
作为这种披沙沥金后仅有的完整存在,岳麓书院让我感到震撼与惊叹千年时间于整体时空当然短暂,对于一座庭院无疑是漫长的。
他是位很有经验的编辑,知道如何披沙拣金。
有见者即创见也,有自我的发现,见人所未见,这是一;二呢,就是从前人识见中,披沙沥金,拔风尘似发现些真知灼见。
手捧古香古色的《乐安县志》,“八怪”之一李方膺跃然眼前,他于夏日行走旷野,实地勘察一方热土,冬夜灯下殚精竭虑,披沙沥金,成就了一部经典名志。
一次又一次的勘验,犹如披沙沥金,每一个细小的痕迹汇聚成涓涓细流,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将凶手牢牢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