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óng xiáng hǔ yuè
注音: ㄌㄨㄥˊ ㄒ一ㄤˊ ㄏㄨˇ ㄩㄝ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龙腾虎跃,
喻奋发有为。
⒈ 喻奋发有为。参见“龙腾虎跃”。
引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喻奋发有为。
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龙腾虎跃
龙翔虎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查看更多
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翔读音:xiáng翔xiáng(1)(动)盘旋地飞;飞:飞~。(2)(形)通“详”。详细;详尽。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跃读音:yuè跃yuè(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