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án lǚ
注音: ㄌㄢˊ ㄌㄩˇ
结构: 蓝(上下结构)缕(左右结构)
反义词: 鲜华,
蓝缕lánlǚ
(1) 破衣裳
英worn-out dress; ragged; shabby⒈ 破旧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旧。蓝,通“襤”。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
杜预注:“篳路,柴车。蓝缕,敝衣。”
唐杜甫《山寺》诗:“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
《水浒传》第六二回:“尚有一里多路,只见一人头巾破碎,衣裳蓝缕,看着卢俊义纳头便拜。”
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札》:“吾中国蓬蓽比户,蓝缕相望,加復鸦片重缠,乞丐接道,外人拍影传笑,讥为野蛮久矣。”
⒉ 亦作“蓝罗”。比喻学识浅陋。
引《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国初因隋制,以吏部典选……其后官员不克,选人益众,乃徵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
破烂的衣服。《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作「蓝褛」、「蓝缕」、「褴褛」。
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先驱者曾筚路蓝缕地开辟荆荒。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一个衣衫蓝缕的小孩用一个编织成牛头状的竹篮罩在头上,扮成牛的样子。
发凡起例,示文质相因之教;筚路蓝缕,习中西兼蓄之学。
如天津的南开学校,其初基就是严修筚路蓝缕,惨淡经营奠定的,所以后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称严修为南开“校父”。
,恒持“要做法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的精神,筚路蓝缕、殚心竭虑重兴道场,厦门、武夷山、终南山、福州、宁德等地遍撒妙老躬身建寺安僧的悲愿。
散散漫漫、歪歪扭扭,会导致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或半途而废、功亏一篑;高瞻远瞩,筚路蓝缕,势必一马当先,锐不可挡。
创新是手胼足胝的努力,是筚路蓝缕的忘我;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是百折不挠、一往直前的勇气。
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先辈们前赴后继,拼搏牺牲,筚路蓝缕,胼手胝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