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ī liàng
注音: ㄔ ㄌ一ㄤˋ
结构: 吃(左右结构)量(上下结构)
⒈ 犹饭量。
引茅盾《微波》:“两个全是吃量很好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但是当他一想阿兴的吃量,每顿要吃两个蒸南瓜,而且还要拣大的吃,心里就不由得冷了半截。”
吃chī(1)(动)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吃、喝):~饭|~奶|~药。(2)(动)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食堂。(3)(动)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靠山~山;靠水~水。(4)(动)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拿车~炮。(5)(动)耗费:~力|~劲。(6)(动)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墨。(7)(动)受:~惊|~一拳。(8)(动)(介)被(多见于早期白话):~他笑话。
量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