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注音: ㄘㄤˊ ㄌㄨㄥˊ ㄨㄛˋ ㄏㄨˇ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盘虬卧龙,人杰地灵,卧虎藏龙,潜龙伏虎,盘龙卧虎,
反义词: 藏垢纳污,野无遗才,藏污纳垢,
藏龙卧虎cánglóng-wòhǔ
(1)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例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英雄荟萃之区。——姚雪垠《李自成》英hidden people of talent;uncovered talent⒈ 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引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夏衍《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向春《煤城怒火》第十六章三:“卧虎山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抗日的英雄好汉全聚了来。”
比喻潜藏著人才。如:「这地方藏龙卧虎,你可不要小觑他们。」也作「卧虎藏龙」。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潜龙伏虎
野无遗才、藏污纳垢、藏垢纳污
藏龙卧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不平常的人。
查看更多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龙读音:lóng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卧读音:wò卧wò(1)(动)躺下:~倒|仰~。(2)(动)动物趴下。(3)(名)睡觉用的:~具|~室。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