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疒
拼音: sào
注音: ㄙㄠˋ
笔画数: 14
部外笔画: 9
结构: 半包围
繁体: 瘙
五笔: UCYJ
统一码: 7619
仓吉: KEII
郑码: TXSI
英文: itch
(名)皮肤发痒的病。
名词
(1) 古代指疥疮
瘙,疮瘙。——《广韵》
(2) 又如:瘙疳(疮名。性病的一种)
(3) (皮肤)发痒。如:瘙蹄(指马、牛等蹄的凹部所患奇痒难忍的湿疹);瘙痒病(仅有瘙痒感觉而无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
瘙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博雅》瘙,創也。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義同。
瘙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博雅》瘙,創也。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義同。
名词
(1) 古代指疥疮
瘙,疮瘙。——《广韵》
(2) 又如:瘙疳(疮名。性病的一种)
(3) (皮肤)发痒。如:瘙蹄(指马、牛等蹄的凹部所患奇痒难忍的湿疹);瘙痒病(仅有瘙痒感觉而无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
瘙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博雅》瘙,創也。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義同。
瘙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博雅》瘙,創也。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