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口
拼音: pǐ
注音: ㄆㄧˇ
笔画数: 17
部外笔画: 14
结构: 左右
繁体: 噽
五笔: FKUG
统一码: 567D
仓吉: GRMFM
郑码: BJGA
标签: 僻,
古同“()嚭、”。
噽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鄙切,音秠。本作嚭。詳後嚭字註。
说文解字嚭卷五喜部
大也。从喜否聲。《春秋傳》:“吳有太宰嚭。”匹鄙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嚭)大也。从喜。否聲。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韵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春秋傳吳有大宰嚭。見左傳。
嚭卷五喜部
大也。从喜否聲。《春秋傳》:“吳有太宰嚭。”匹鄙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嚭)大也。从喜。否聲。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韵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春秋傳吳有大宰嚭。見左傳。
噽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鄙切,音秠。本作嚭。詳後嚭字註。
说文解字嚭卷五喜部
大也。从喜否聲。《春秋傳》:“吳有太宰嚭。”匹鄙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嚭)大也。从喜。否聲。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韵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春秋傳吳有大宰嚭。見左傳。
嚭卷五喜部
大也。从喜否聲。《春秋傳》:“吳有太宰嚭。”匹鄙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嚭)大也。从喜。否聲。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韵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春秋傳吳有大宰嚭。見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