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糹
拼音: jīn,jìn
注音: ㄐㄧㄣ,ㄐㄧㄣˋ
笔画数: 10
部外笔画: 4
结构: 左右
繁体: 紟
五笔: XWYN
统一码: 7D1F
仓吉: VFOIN
郑码: ZOSX
英文: a sash; to tie
1. 古同“衿”,系结。
2. 古书上说的一种布帛。
1. 单被。
紟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說文》衣系也。籀文從金作䋮。《玉篇》結衣也。亦作衿。《廣韻》紟帶。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儀禮·士喪禮》綪絞紟。《註》紟,單被也。《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䕃切,音禁。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说文解字紟卷十三糸部
衣系也。从糸今聲。䋮,籀文从金。居音切
说文解字注(紟)衣系也。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玉藻。紳韠結三齊。注云。結、約餘也。結或爲紟。韋注國語曰。帶甲者紟鎧也。紟、今本譌衿。荀卿非十二子曰。其纓禁緩。叚禁爲紟也。按襟、交衽也。俗作衿。今人衿紟不別。又喪禮紟、單被也。乃紟之別一義。亦因可以固結之義引申之。从糸。今聲。居音切。七部。按又巨禁切。
名词
同“衿”。系结衣襟的带子
紟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說文》衣系也。籀文從金作䋮。《玉篇》結衣也。亦作衿。《廣韻》紟帶。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儀禮·士喪禮》綪絞紟。《註》紟,單被也。《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䕃切,音禁。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说文解字紟卷十三糸部
衣系也。从糸今聲。䋮,籀文从金。居音切
说文解字注(紟)衣系也。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玉藻。紳韠結三齊。注云。結、約餘也。結或爲紟。韋注國語曰。帶甲者紟鎧也。紟、今本譌衿。荀卿非十二子曰。其纓禁緩。叚禁爲紟也。按襟、交衽也。俗作衿。今人衿紟不別。又喪禮紟、單被也。乃紟之別一義。亦因可以固結之義引申之。从糸。今聲。居音切。七部。按又巨禁切。
紟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說文》衣系也。籀文從金作䋮。《玉篇》結衣也。亦作衿。《廣韻》紟帶。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儀禮·士喪禮》綪絞紟。《註》紟,單被也。《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䕃切,音禁。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说文解字紟卷十三糸部
衣系也。从糸今聲。䋮,籀文从金。居音切
说文解字注(紟)衣系也。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玉藻。紳韠結三齊。注云。結、約餘也。結或爲紟。韋注國語曰。帶甲者紟鎧也。紟、今本譌衿。荀卿非十二子曰。其纓禁緩。叚禁爲紟也。按襟、交衽也。俗作衿。今人衿紟不別。又喪禮紟、單被也。乃紟之別一義。亦因可以固結之義引申之。从糸。今聲。居音切。七部。按又巨禁切。